文物“徽”说话--弦歌不辍 薪火相传
知其所来,明其将往。如果说历史和文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之所系、脉之所维,那么博物馆就是培根育苗、铸魂强基的场所。推进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就是守好用好历史遗产,让灿烂的文明之光薪火相传。
博物馆进社区、进校园、进基层志愿活动
为宣传徽州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企业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博物馆、纪念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2024年1月10日,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歙县黄宾虹纪念馆联合歙县残联、新安书画院开展“送展览进企业”活动。
“非遗走进博物馆”系列社教活动第十二期“清廉守正——徽州御史像版画制作”
2023年11月19日,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歙县黄宾虹纪念馆联合举办“非遗走进博物馆”系列社教活动第十二期“清廉守正——徽州御史像版画制作”。
非遗“御史像版画”制作课程走进歙县中学
12月10日,由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和歙县黄宾虹纪念馆共同主办的“清廉守正徽州御史板画制作”第四期活动走进歙县中学校园,这也是非遗走进博物馆系列社教课程的第13期活动。
“非遗走进博物馆”系列社教活动第十一期——“非遗润童心,活字印清廉”
近日,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和歙县黄宾虹纪念馆联合开展“非遗走进博物馆”系列社教活动第十一期——“非遗润童心,活字印清廉”,激发孩子们对徽州廉洁文化的热爱,也为《明月清风——徽州御史廉洁文化展》预热,作为配套社教课程来开展。
“非遗走进博物馆”系列教育活动第十期“清廉守正--徽州御史像版画制作”
11月4日下午,歙县文物事务中心主办,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歙县黄宾虹纪念馆承办,黄山市青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非遗走进博物馆”系列社教活动第十期“清廉守正--徽州御史像版画制作”。
博物馆举办“薪火相传 徽墨飘香”社教活动第九期
国庆期间,歙县文物事务中心联合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歙县黄宾虹纪念馆、安徽省行知学校推出“薪火相传 徽墨飘香”非遗系列活动,吸引外地和本地游客前来体验徽墨的制作过程,感受徽文化的魅力。
“非遗走进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系列社教活动第八期之“文房觅宝——歙砚拓片制作”
9月9日,歙县文物事务中心联合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黄宾虹纪念馆举办“非遗走进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系列教育活动第八期之“文房觅宝——歙砚拓片制作”,让非遗文化走到市民身边,进一步提升市民的非遗传承保护意识,也促进小观众们对家乡瑰宝歙砚制作非遗文化的热爱。
“非遗走进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系列教育活动第七期“金秋流韵,锦鲤庆丰--鱼灯创意制作”
“宝马雕车香满路,一夜鱼龙舞”,歙县瞻淇鱼灯起源于南宋理宗时期,距今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瞻淇鱼灯主要使用竹篾和棉纸制作,鱼身画有如意、火焰、祥云,莲花等,寓意平安如意、吉庆有余。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做好文物保护和活化利用,也为激发观众对徽州鱼灯文化的热爱,歙县文物事务中心主办,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歙县黄宾虹纪念馆在郑村和义堂承办“非遗走进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系列教育活动第七期“金秋流韵,锦鲤庆丰--鱼灯创意制作”。
“非遗走进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系列社教课程第六期——“传承竦口窑千年陶瓷文化,体验陶艺手作雅趣”
歙县竦口窑始烧于唐,盛于五代,衰败于北宋末,窑址位于歙县桂林镇竦口村北。为做好文物保护和活化利用,也为激发小观众对中国传统陶瓷文化尤其是歙州窑的热爱,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歙县文物事务中心主办,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歙县黄宾虹纪念馆承办,歙县竦口窑陶瓷研究所协办“非遗走进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系列社教课程第六期“传承竦口窑千年陶瓷文化,体验陶艺手作雅趣活动。本次活动邀请歙县竦口陶瓷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洪兵老师主讲,让小观众们了解竦口歙州窑自唐宋以来悠久的陶瓷文化,并进行手工实践操作,体验陶瓷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