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氤氲华溢 丹书盛世” ——致敬黄宾虹诞辰160周年绘画作品展
1月13日,由歙县文物事务中心主办,歙县黄宾虹纪念馆、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承办,歙县美术家协会、歙县新安花鸟画研究会协办的“氤氲华溢 丹书盛世”——致敬黄宾虹诞辰160周年绘画作品展,在歙县黄宾虹纪念馆开启,展期为2025年1月13日至2月13日。
开展啦|贾而好儒——徽商的文化情怀展
为了充分挖掘、展示和弘扬徽文化的深厚历史积淀,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联合歙县黄宾虹纪念馆共同策划了“贾而好儒—徽商的文化情怀展”,展览于今日开展,展期至2025年2月13日。
艺润童心 美育传承 ——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闪光的小孩”艺术展邀您艺起来玩
博物馆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史育人、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是社会美育的重要平台和实施路径,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陶冶情操、浸润心灵。11月29日至12月4日,歙县首次儿童艺术展在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负一楼临展厅正式开放!期待大朋友小朋友“艺”起来观展! 艺术于生活,生活于艺术二者紧密缠绕、彼此关联,很多人将美育单纯地视作学画画,认为美育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其实,美育的内涵与重要性远不止于此。毕加索说:“世界上只有一种人能画画,那就是孩子。”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绘画是孩子们特殊的表达方式,他们用绘画表达情绪,记录、讲述、创造不同的故事。孩子生而爱美,他们最初就是通过绘画的方式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只要坚持,绘画艺术可以为孩子打开一扇门,一个奇妙世界将在眼前铺展开来。 现场通过精品绘画展示、创意美陈、艺术书法等方式,装饰出一个多彩的儿童艺术世界,期待与您在艺术展相遇,带着熟思、探索与美好,开启艺术的奇妙旅程。 美在浸润,育在融合。"博物馆美育"是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不断发挥平台优势,积极拓展美育形式和空间,开展不同形式“社会美育”实践,致力于儿童友好型博物馆建设,营造向上、向善、向美的社会氛围。
胡华令书画展复展 ,艺术之光再次起航
今年年初开始,歙县艺术馆(胡华令艺术馆)相继举办了“浑厚华滋 元气淋漓”黄宾虹绘画艺术展和绿水青山馆藏山水画精品展两个大型临时展览,有效地助力了新安画派出彩出圈,受到了国内外游客的一致好评。
【展讯】瓷魂——张浦生先生捐赠历代瓷片展即将开展
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史中,华夏民族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瓷器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最具有辨识度的标志之一,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也是人类物质文明史上的伟大发明。
活动预告 多彩酒俗 醉美生活——贵州少数民族酒俗展
由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遵义市博物馆共同举办的《多彩酒俗 醉美生活——贵州少数民族酒俗展》,将于2024年7月10日,在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负一楼临展厅正式对外展出。
纪念黄宾虹诞辰158周年传承展——黄努卫个人画展全国巡展歙县首展启动
7月19日上午,纪念黄宾虹诞辰158周年传承展——黄努卫个人画展全国巡展歙县首展活动在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启动,画家黄努卫,原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杨承志,原文化部艺术人才中心党委书记赵树栋出席启动仪式,县委书记汪凯宣布画展启动,蔡广琴、方新辉、徐涌驷、曹健等县领导参加活动。黄努卫是国家一级美术师、国礼画家,多年来致力于传承弘扬黄宾虹文化精神,创作出了大量为人称道的优秀作品。这次画展,共收集了黄努卫近几年的精品力作200多幅进行集中展览。 汪凯对前来参与活动的来宾表示诚挚欢迎,他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歙县的徽州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与发展动力。黄宾虹作为中国山水画的一代宗师,是新安画派和徽文化表现的杰出代表,这次黄努卫个人画展在歙县启动,为县委县政府推动徽州优秀传统文化“双创”提供了力量。 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蔡广琴在致辞中表示,歙县文化灿烂,山川秀美,孕育了在中国画坛有重大影响力的新安画派,并诞生了渐江、黄宾虹等一批艺术大师。在黄宾虹诞辰158周年之际,黄努卫画展在歙县首展,为歙县带来一股艺术新风,推动歙县艺术创作再攀高峰。活动中,黄努卫向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捐赠代表画作,汪凯宣布纪念黄宾虹诞辰158周年传承展——黄努卫个人画展全国巡展歙县首展启动,随后,来宾和县领导一起观看画展。
汪鹏飞画展在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举行
6月3日,汪鹏飞画展在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举行,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梅代军、副县长徐涌驷参加开幕式。
新安赤子胡华令教授《笔墨情怀—胡华令书画展》和汪观清《梦里徽州--新安江长卷展》在歙县艺术馆(胡华令艺术馆)同时开展
2023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歙县迎来了本地书画史上最辉煌一页之一,歙县艺术馆(胡华令艺术馆)举行了隆重的开馆仪式,同时又逢歙籍旅外人士新安赤子胡华令教授《笔墨情怀—胡华令书画展》和汪观清《梦里徽州--新安江长卷展》在此馆同时开展。2021年至2023年胡华令教授生前精心创作并陆续捐赠家乡167件(套)书画精品,此次首批在故里歙县艺术馆(胡华令艺术馆)展出。
《楮墨重光——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馆藏濒危书画保护修复成果展》开展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先辈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财富,书画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书画是一种艺术上的展示,也是美在时光流淌中所留下的印迹,它不仅为世人呈现出了精美的视觉享受,更是历史和社会发展的直接反映。书画主要以绢或宣纸作底,材料质地纤薄,容易褶皱破损。在流传过程中,因保管不当等,很容易出现断裂、脏污、虫蚀、发霉等问题。一些年代久远的作品,不仅画面破损严重,甚至可能到了一碰即碎的程度。而我们之所以能有幸见到那些流传千年的传世名作,绝大部分都是一代又一代修复师的功劳。本次展览选自《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馆藏书画文物保护修复项目》中的书画文物,共 16 件(套),都为明清以来书画家的绘画作品,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在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馆藏书画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修复一件古书画,如同挽救一位生命垂危的老人,这是一场与时间的竞赛,是与古人的一次交流。对于每一位修复师来说,心之所盼不过是以己之力,令岁月稍稍回头,可再看得见当年纸上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