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15 发布方:
"定亲需要签订合同,结拜为兄弟需要签订合同,两家共用一堵墙需要签订合同……从这些明清时期的民间合同就能看出来,徽州人历来恪守契约精神。"9月9日,参观完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举办的"礼之用 和为贵一徽州文物中的和谐之美"主题展览后,来自河南漯河的游客尚文军说,切身感受到了这里的文物"徽"说话。
为传承、传播徽文化中蕴含的诚信经营、开拓创新、重教崇文等优秀传统文化因子,作为省级社科普及基地的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打造了"文物'徽'说话"品牌,通过展览、科普活动、"博物馆奇妙游""馆长说文物"等活动,不断拉近游客与文物的距离。
每逢元宵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都会举办"博物馆奇妙夜"系列活动。"我们把许国、鲍尚志等徽州名人故事创编成不同主题的夜游剧本,将数字光影与实景演绎、传统经典与馆藏文物融合,在古今互动中把徽州的人文历史具象化呈现出来。"馆长王卫东说,当文物走出展柜,与当代生活发生化学反应之后,文化传承便活了起来。
以书为媒,可厚植文博科普力量。今年1月,由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编撰的《文物"徽"说话﹣﹣歙县国宝单位巡礼》《文物"徽"说话﹣﹣馆藏一级文物精粹》正式出版。其中,《文物"徽"说话﹣﹣歙县国宝单位巡礼》以物证史,系统梳理了歙县的代表性国宝文物,深度解读其历史价值与文化内涵。《文物"徽"说话﹣﹣馆藏一级文物精粹》则首次集中展示了该馆的一级文物,书画、陶瓷、金玉器等艺术精品的极致美学与工艺匠心跃然纸上。
今年9月,文物"徽"说话品牌获评省级社科普及优秀典型案例。
来源:安徽日报
编辑:周义岚
二审:王卫东
终审:周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