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介绍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杨万里笔下的夏日,热烈而独特。当夏日的漫长画卷翻至末伏,虽暑热尚未全然褪去,但丝丝秋意已在不经意间悄然渗透。值此末伏节气,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联合黄宾虹纪念馆、陶行知纪念馆特别推出“末伏制扇 古韵纳凉”——奶油胶创意风扇DIY活动,一袭清凉唤醒千年文化记忆,为炎炎夏日注入一丝清新凉意。
      末伏,作为三伏天的终章,是夏与秋的过渡之弦。今年8月9日踏入末伏,早晚的微风已带上丝丝凉意,不过白日的骄阳依旧散发着余威。在传统观念里,末伏是调养身心、顺应时节的重要时段。古人有“秋后一伏,热死老牛”的俗语,形象地道出末伏暑气的顽固,同时也有“末伏吃三宝,一年病不扰”的说法,提醒人们在饮食起居上做好调整,为迎接秋季的到来积蓄能量。末伏是夏季最后的“热浪期”,古人以静养、饮食调节应对暑热。而今,我们以现代创意延续传统智慧——用缤纷奶油胶装饰迷你风扇,打造实用又可爱的消暑小物,既传承文化,又点亮生活趣味。
    夏末秋初的节点,节气科普和卡通风扇的制作,融合了文化、艺术、科技与生活的独特体验,让我们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停下脚步,感受时节变迁,触摸传统文化的脉络,创造属于自己的清凉与美好。风扇轻轻摇动,送出的是风,传递的是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腻感知。

活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