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介绍
巧手剪云霞,匠心耀千年。剪纸艺术起源于祭祖祈神的活动,和岩画艺术、彩陶艺术交相呼应,根植于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中,历经两千多年的继承与发展,成为当今最具有群众基础的民俗活动之一。2006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徽州剪纸,作为歙县传统美术的璀璨明珠,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被列为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徽州大地的历史记忆与文化精髓。
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的社教老师们带着精心准备的课件和物料工具,通过生动的讲解和耐心的教学,使学生们不仅了解了剪纸工艺的基本知识和徽州剪纸的发展历程,还深刻感受到了这一传统手工艺背后所蕴含的匠心独运与文化传承。一幅幅精美的徽州剪纸作品在大屏上缓缓展开,展现了徽州剪纸的独特魅力与文化内涵。
在手作环节,学生们热情高涨,纷纷拿起纸笔,对着教学素材细心描画,再用剪刀,小心翼翼地勾勒线条,裁剪图案。在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一张张普通的红纸逐渐变成了一幅幅精美的窗花作品,每一件作品都折射着学生们对传统技艺的探索与热爱。
“拾趣”系列课程,不仅让学生们亲身体验了徽州剪纸的魅力,更在互动与合作中增进了彼此友谊,共同感受到徽州文化的艺术之美,让徽州之美得以延续与传承,我们将继续带领学生们探索更多关于徽州、关于中国的传统文化!
活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