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介绍

  歙县地面不可移动文物3785处,是牌坊之乡、古桥之乡、古井之乡,石质文物数量庞大,石质文物的科学保护和修缮尤为重要。10月11日,歙县文物事务中心邀请牛津大学地理学与环境学博士、安徽大学历史学院讲师王颖红博士,为我们带来《石质建筑遗产的科学保护研究》的专题讲座。
  王颖红博士多年来一直从事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是石窟寺与石刻类文物的风化机理与预防性保护、岩石类不可移动文物风化状况现场检测及评估技术、气候变化对岩石类不可移动文物的影响。她的研究对歙县石质牌坊、石桥、石碑造像等科学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讲座中,王颖红博士分享了她在博士期间石质文物保护的研究案例,同时介绍了国内外在石质文物保护领域的先进技术和成功案例,特别强调了预防性保护的重要性。王颖红博士提到,对石质文物本身的岩性研究与认识非常重要,通过微环境调控、数字化监测等现代科技手段,可以有效延长石质文物的寿命,保持其历史风貌和艺术价值。接着,她分享了实地调研石质文物时所使用的检测工具,并介绍其用途和作用,说明现代科学仪器为石质文物的保护提供了便利。
  讲座的最后,王颖红博士与现场的文博工作人员进行了互动交流,回答了大家关于石碑的保护技术、馆藏石质文物的展示与保护等方面的问题,共同为歙县乃至全国的石质文物保护事业贡献力量。
  此次讲座我们认识到现代科学在石质文物保护中的重要作用,不仅提升了歙县文博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也为石质文物的科学保护与修缮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进一步推动了歙县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发展。

活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