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期间,歙县文物事务中心联合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歙县黄宾虹纪念馆、安徽省行知学校推出“薪火相传 徽墨飘香”非遗系列活动,吸引外地和本地游客前来体验徽墨的制作过程,感受徽文化的魅力。 徽墨制作技艺早在2006年就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徽墨实训室内,县级非遗徽墨制作技艺传承人汪在清向游客们详细介绍了徽墨制作的工艺流程,带领大家近距离了解徽墨,沉浸式体验徽墨制作。(陈璐、王红春) 来自杭州的研学游学生刘声鹏告诉记者:“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徽墨,感受到了徽文化的魅力,让我觉得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制墨的第一步就是捶墨泥,在老师的演示和指导下,游客们抡起墨捶体验捶打墨泥,捶打过的墨泥就像被活过的面,变得特别“筋道”,柔软却不易拉断。描金是制墨过程中的点睛之笔。游客们从各种形状的墨锭中挑选出自己喜欢的,在老师的指导下,用毛笔蘸上金粉、银粉,细细描绘上面的纹样。 “我这次带小孩来参加这个活动,让他体验徽墨的制作过程,希望从小就给他种下一颗热爱徽文化的种子。”学生家长仇敬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