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2-01 发布方:
徽州历史博物馆:以文物之利器
琢文化之美玉
“讲好徽风皖韵故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与安徽广播电视台经济广播联合推出“听故事、游安徽”系列之六“文博带你游安徽”,与您一起穿越历史看精彩。
被誉为“中国徽文化之乡”的歙县,素有“天然博物馆”、“文物之海”等美称。新安好山水、天下古徽州,坐落于歙县的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正是展示徽州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
图源:徽州古城歙县
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前身为歙县博物馆,馆藏文物丰富,收藏有书画、瓷器、砚台、徽墨、徽州三雕、金玉器、古籍善本、青铜、竹雕等各类文物30000多件,其中馆藏国家一级文物62件套,二级文物197件套,三级文物1439件套。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副馆长王卫东介绍说:
歙县博物馆为国家二级博物馆,也是全国第五批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坐落于徽州古城内,展陈分为“天下徽州、遥忆徽州、寻根徽州、秋兴徽州、梦里徽州”五大板块。走进徽州历史博物馆,就如同推开时光之门,每一个展厅就是一幅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每一件展品无不见证徽文化的灿烂与辉煌,彰显徽州历史文化的厚重和渊源,为社会大众提供寓教于乐、文博鉴赏、研学修学、创意创新的舞台。
△场馆陈列
图源:徽州古城歙县
△馆藏书画
图源:徽州古城歙县
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总投资1.29亿元,建筑面积1.16万平方米,其中展区面积4200平方米,历时三年建成。2021年9月12日正式对外开放。开馆以来一系列文物展陈深受游客欢迎,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讲解员组长张蓓介绍说:
宋翟院深雪山归猎图、程邃山水册页、黄宾虹山水画、隋唐写经等书画精品、闻名全国的元代枢府瓷、唐风形歙砚、明永乐金玉器、《余清斋帖》、《清鉴堂帖》等珍贵文物都是首次展出,同时博物馆还先后举办《片瓷阅千年》《徽墨歙砚》《汪观清书画展》等专题展览20余场。
在首次展出的众多文物中,徽州历史博物馆馆藏元代石刻是亮点之一。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讲解员组长张蓓给我们介绍了这件文物:
11方石刻出土于歙县原璜蔚公社(今璜田乡)天堂村,据墓志记载,墓葬年代为元元统二年(1334),墓主为苏子华夫妇。石刻雕刻工艺精湛,石刻人物的衣冠服饰皆因人因时而异,表现出不同的性别、年龄和社会地位;石刻上的屋宇、牌坊、用具,也无不是元代实际情况的写照。石刻构图严谨,人物形态生动,画面既有装饰趣味,又有写实性,这对于研究元代的社会生活和绘画、雕刻艺术都有极其宝贵的史料价值。同时徽州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文化教育的重视也在这些石刻中充分体现出来。
歙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徽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和集中展示地,也是古徽州的政治、经济、经济、文化中心。徽学与敦煌学、藏学并称为中国三大地方显学。徽文化既是古代徽州的地域文化,也是中华民族的典型文化,徽州文化以新安山水为依托,以徽州人缘为纽带,以程朱理学为核心,以徽商经济为基础,文成风、学成派、商成帮、俗益雅,奠基于隋唐,崛起于两宋,鼎盛于明清,影响当今,独占风骚千百年。如今,走进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您可以通过多种现代科技技术,感受到“活”起来的文物。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副馆长王卫东介绍说:
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借助大量科学技术手段,三次南迁现代声光电技术、古城沙盘全息投影、渔梁坝cave沉浸式体验、元碑动画短片、明妃考古视频、vr互动、徽州楹联、穿越时空古装体验、直播连线等新形式呈现徽文化,游客在博物馆内可看、可感、可互动。同时徽州历史博物馆积极开展“我在博物馆画文物”、“浓情端午亲子投壶”、“徽文化讲座”、“红领巾讲解员”等社教活动,让文化走进大众视野,融入大众生活。
△渔梁坝cave沉浸式体验
图源:网络
△古城沙盘全息投影
图源:徽州古城歙县
△穿越时空古装体验
图源:网络
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基于馆藏文物元素,与九六零(苏州)文化科技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定制了一批书签、明信片、装饰品、文具、儿童益智玩具等众多精美的文创产品深受游客的喜爱。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副馆长王卫东介绍说:
我们馆的文创产品都是非常有特色的,像明信片是用似瓷器冰裂纹又似花格窗的博物馆LOGO设计的外壳,用精美的元代石刻“得意回、初登第”图案设计,既具有本馆的鲜明特色,又包含美好的寓意,很多游客都是爱不释手。此外,也将凤冠霞帔、如意祥云、特色馆标设计进耳环、项链、丝巾等饰品,还将徽派榫卯技艺、徽派版画、徽州三雕、徽剧等徽州元素融入儿童益智玩具和文具中。我们希望这种古今碰撞能赋予文物新的生命力和活力。既要让游客走进博物馆,也要让文化走出博物馆。
△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文创产品
图源:徽州古城歙县
千年间,文物不语,却带着希望和文明走向我们;今天,文物觉醒,诉说着昔日的记忆与故事。赓续文化基因,厚植文化自信。走进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以文物的桥梁去感受徽州历史人文吧!
转载自:安徽文旅。